阅读历史 |

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704(3 / 5)

加入书签

的士气,涨敌人的威风吧。”

黑袍叹了口气:“我们大燕的将士从来不缺士气,但这种大战,需要冷静,要对敌人,对我们的实力,有充分的认知。现在前方的情况如何了?”

一个名叫公孙归的将军,正是公孙五楼的兄弟,沉声道:“国师,山南守军虽然尽撤,但是我们留在那里的眼线发来消息,有晋军骑兵迅速地绕过山南并州(南燕在山南设并州,治所在今天江苏的沭阳)一带,冲着大岘山而去。我们试着联系穆陵关的守军,但现在也没有回应。”

黑袍的眉头一皱:“来得好快。看来穆陵关已经不在我们手中了。段刺史,你撤军之时,可在大岘山道留下伏兵?”

段晖摇了摇头:“没有,按陛下和国师的吩咐,要我尽撤守军,引晋军进入鲁南平原,所以我没有留军伏击,现在需要…………”

一阵拖长了的“报…………”声,从外面由远而近,伴随着一个斥候急促的脚步声,公孙五楼的眉头一皱,看着这个飞奔而来,背插靠旗的传令兵:“何事?”

这个小兵满头大汗,却是顾不得擦,急用鲜卑语说道:“大帅,前方急报,晋军先头部队已经穿过大岘山,步骑皆有,四处抄掠山北的诸多村落,三个县城已经失守,而四十多个汉人的乡村,也已经落入敌手!”

这下连黑袍也脸色一变,狼头杖一顿:“敌军数量有多少,领兵者是谁?”

这个传令兵茫然地摇着头:“收到的消息只有这些,据逃出来的张县令说,敌军满山遍野,旗鼓震天,源源不断地从大岘山口而出,起码有十万之众!”

黑袍恨恨地一咬牙:“这个混球,不战而逃,还谎报军情,想要为自己脱罪,来人,将这个姓张的以动摇军心之罪,就地正法,传令各地州县,婴城固守,把周围村落的民众迁入城中,有拖延不行者,格杀勿论!”

黑袍毒眼识军机

段晖的眉头一皱,勾了勾嘴角:“国师,我想提醒你一句,虽然你地位尊崇,但现在这里是军议,除了陛下之外,公孙大人才是这里的主帅,那张县令乃是我兖州的官吏,现在按战时体制,属于公孙大人属下,只有他才有权决定他的生死。”

黑袍冷冷地说道:“段刺史,段将军,你是在质疑我下达这些军令的资格吗?”

贺兰卢的眉头也是一皱:“国师,这是军议,这里皆是大燕的将军,还请你尊重一下我们这些人。就算陛下在此,我等也是这句话。”

黑袍微微一笑:“贺兰将军倒是提醒了我,身在军中,名不正则言不顺,有样东西,需要大家先看看。”

他说着,从怀里摸出了一块令牌,众人一看,全都脸色大变,齐齐地下跪行礼:“拜见陛下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黑袍冷笑着把这块御赐金牌收入了怀中:“陛下有令,由我国师黑袍,使持大燕金牌,都督并,兖,青州诸军事,在他御驾亲临之前,本帅才是军中最高主帅。段将军,贺兰将军,你们现在还有问题吗?”

段晖咬了咬牙,和贺兰卢齐声道:“我等再无疑虑,还请国师下令。”

黑袍冷冷地说道:“本国师的存在,本就是大燕的最高机密,多年来,本国师负责策划攻略北魏,为大燕复国而奔走谋划,本来已经得手,成功地击杀了敌酋拓跋珪,只可惜功亏一篑,被那奸贼早作布置,本来唾手可得的北魏天下,也得而复失,贺兰将军,你亲历此事,应该知道我所言非虚。”

贺兰卢擦了擦额头的汗水:“都是舍妹执行国师计划不力,导致功败垂成,我贺兰氏一族愧对大燕。”

黑袍摆了摆手:“过去的事就不提了,好在魏虏也算经历了大的国变,一时半会儿也无力南侵我大燕,只恨这刘裕小儿,趁火打劫,想要灭我大燕,所以这一战,事关国运,若是我们输了,那天下之大,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。这等关系大燕生死存亡的决战,每个人都要尽职尽责。似那张县令这般,临阵脱逃,非但沮我士气,更是谎报军情,乱我军心!若是人人都象他这样,那不等刘裕来,我们自己都会一哄而散,段将军,我知道这姓张的不但是你的属下,还是你的儿女亲家,所以我要杀他,你第一个不满意,是不是?”

段晖咬了咬牙:“国师,前方军情未明,张康虽与我有姻亲关系,但是如果他真的犯了军法,那我断不会因为这点儿女私情而回护他。还请国师先收回成命,等调查清楚,再作定夺。”

黑袍冷笑道:“还查什么查?刘裕若是真的大军来袭,又怎么会大张旗鼓,闹得无人不知呢?”

所有人的脸上都闪过了迷茫之色,就连公孙五楼也睁大了眼睛:“国师,你这是何意啊。难道,刘裕的大军没有真的来?”

黑袍冷冷地说道:“兵者,诡道也,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,难知阴阳,动如雷霆!这是中原的孙子兵法里的六如真言,但归根到底,就是要总结成两句话,是故能而示之不能,不能而示之能!”

段晖点了点头:“国师说得很好,这确实是兵法的精要所在,就是要以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